花蓮客運有一條梨山線,沿途經過天祥、大禹嶺到梨山,一天只有一班,下午就原車
返回花蓮。本來研究花客的時刻表,是想看走濱海線公車的班次時刻;注意到梨山線
之後,發覺這個比較吸引我。
於是有一天,我來到了花蓮火車前站,搭乘上午8:40分 [ 花蓮 -> 梨山 ] 公車探險去了~
在總站售票口買了預售票後,就先上車坐了下來等發車時間到。不一會兒司機上了車向乘客們驗票,腋下夾著一本影印資料,寫著合歡山什麼什麼的:接著跟坐在他正後方的熟識乘客稍微閒聊了幾句就開車出發了。隱約中聽到司機的一句閒聊說道:
"媽的!又下雪了!"
由花蓮市出發單純往北的路,因為是公車,彎彎拐拐地迂迴了好一會工夫才到太魯閣,比起自行驅車前往多了快半小時吧。到天祥下了數名觀光客以後,剩下的都是前往梨山的乘客:一位阿姨似乎是住在梨山上,來花蓮採買了大包小包的要回去;另外三位看起來是要上梨山工作的乘客;以及我這個竟然只是想坐坐看梨山線的怪怪遊客~
10:10分從天祥出發,12:40分左右就到大禹嶺:司機中途還停下來兩次,加起來大概逗留了快半小時,所以司機從天祥開到大禹嶺只花了兩個小時。btw~ 司機開到天祥也是提早到,休息了大約15分鐘才準時出發:可見司機開車之驚人,沒坐過真的很難想像。關於司機的開車駕駛談,是另外一段精彩的故事~ 如果有機會自行駕車走中橫公路時,發現你的照後鏡裡突然出現一輛花蓮客運公車,請稍微讓一讓給他先行通過吧!畢竟人家快是在工作中,我們觀光的人慢慢駛享受風景,互相一下。
在大禹嶺暫停休息時,司機走進旁邊的店裡跟老闆熟識的話家常聊了起來,我也進去叫了碗貢丸湯,聽聽他們聊些什麼。司機好奇地問起我上梨山要做什麼,因為是一車的人幾乎都是見過的上山工作者,裡頭就我一個是新面孔。有點不好意思的說,我是搭沒坐過的梨山線上去走走看看罷!司機就建議我道:現在不是夏天,上梨山沒什麼好看,且又不是水果產季;不如上合歡山走走,而且現在又有雪,可以跟老闆商量看看載一趟怎麼算。聽到有積雪,真的是讓我很心動!要是就這麼改變計畫,雖然搭完梨山線全程的目的就沒法達成,但在梨山沒什麼風景好觀賞的季節前往,這一趟好像真的沒什麼意義。於是我改變了主意,爬上車取了背包,跟公車道別,朝武嶺步行前進!
為什麼是步行?因為這一趟的交通費其實不便宜,起點坐到梨山的車票要價 $447,大禹嶺回到客運總站要 $326;從大禹嶺到武嶺不過才幾公里而已,再多花錢只為了這一小段路覺得實在有點浪費(稍後回到大禹嶺聽到有人問起上到合歡山的價錢,單程一個人約兩三百元 )。不過從我出發的下午一點算起,到回程的花蓮客運從大禹嶺出發的傍晚四點只有三小時,這樣的時間不可能走到武嶺來回。所以我已經有心理準備半途就得折返;算一算時間,我得提早一些回到大禹嶺避免公車提前離開,且在折返點可能會逗留一會稍做休息及看看風景,大概出發後一小時又15分鐘就後就是折返的時刻,免得趕不上公車。
才剛過大禹嶺的第一個管制站,就看到有幾台車從合歡山下來,每台車的車頂上或車窗前都堆著幾只雪人,超有趣的!讓我又更期待能看到雪,也更遺憾地覺得沒辦法走到山頂真可惜。
山上雖然才下過雪,但我早預料山上會很冷,所以帶的禦寒衣物還算充足。在天祥時的衣著,牛仔褲、帽T底下兩件長袖,外頭再套件風衣;從大禹嶺出發時,從被包裡拉出一件厚外套替換掉風衣,並在牛仔褲外套上一件不太透氣的輕薄快乾運動褲,這樣保暖很剛好;但行走了一會便熱得開始冒汗,趕忙褪掉中間層的帽T。
步行了快一小時,我能看到的雪仍是遠山頂上的積雪,開始有點擔心道我該要折返時仍然無法親手摸到雪。呼吸著冰冷的中高海拔空氣,以及一身適合靜態活動的保暖服裝,當下步行中的我顯然沒有抓到節奏跟穿衣技巧,稍有些喘及流汗:但我不敢放慢腳步甚至停下來,期盼著到折返點時能夠見到雪。好在過沒多久便看到路邊草叢裡尚未完全融化的積雪,又多給了我些希望!接下來的路上,偶爾彎下腰抓一把路邊水溝的積雪把玩,或踢一梯路中間的雪塊(這些雪塊本來是堆在人家車上的雪人,因為過彎被甩下車來;後來看到路邊草叢裡竟然有些東西疑似狗便便,這才停止玩路旁積雪)
走到合歡山北(西)峰登山口時,路旁的積雪越來越多越厚,但這邊有一小段路是走在山頂稜線上,沒有遮蔽所以風很大,這下才知道雪區的風有多刺激!身上衣服的保暖雖然沒問題,但冰冷的風刮在臉上真的很刺痛,真該帶條圍巾來包住面頰口鼻;我戴的手套雖然防風,但沒有內裏的騎車手套還是讓手指凍得僵硬無知覺。此時早已經過了該折返的時間,但我卻已打定主意要看到讓我滿足的積雪才甘願,屆時再想辦法攔台順風車載我回大禹嶺吧!
走到小風口的合歡山管理站時,觸目所及幾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:處在雲中不透明的白霧裡,以及附蓋一切的積雪!雪雖然才幾公分厚,但這視覺已經讓我很滿足了~ 只可惜這積雪已經有一段時間,已呈有點結晶狀的冰粒,但這是我第一次觸摸到雪,真的很興奮!
再往上走一些,也許可以看到厚度足夠讓我撲上去留下"太"字型人印的雪景,但此時已經過了兩點半,且剛剛那大風的路段刮得我有些吃不消。趁著在管理站檢查哨前,有很多車輛停下來休息、拍照或裝鐵鍊的機會,快找輛願意載我一程的順風車吧!
找到一個停下車玩相機的年輕人願意送我這一段路,他的CR-V裡塞滿頂到車頂的貨物,原來他是從翠峰載貨回梨山。平常都是走產業道路往返,因為下雪路不通才會走台八線。跟他聊了一會,他們家裡本是種果樹,但因為水果容易受氣候影響損害,改種較耐天候的茶葉。不少梨山果農也漸漸改種茶葉了。
回到大禹嶺時,才只是下午三點,距離搭公車時間還早得很,有點後悔沒多逗留一會,但因為算不準時間也只能這樣了。看了一下地圖,到武嶺的路我只走了一半,就已經花了我一個半小時在上頭;更讓我苦笑不已的是,剛剛走的那段路,開車溜下來才不過十分鐘而已。到另一家店點了晚熱湯取暖:如果有辦法的話,覺得上山還是自備保溫瓶或小汽化爐吧,一來山上賣的東西吃起來不怎麼樣,再來是...反正對山林的維護比較好(不談那些會得罪店家的話跟批評那些愛亂丟垃圾的垃圾人)。看了一下周遭,大禹嶺這邊還有豐原客運的站牌,這是他們梨山線途中的一站,一樣是一天只一個班次,早上八點分別從台中跟梨山各發一班車:從梨山出發大約九點抵達大禹嶺;從豐原發車的大約下午一點才會到這裡。如今各家客運公司都已經沒有行駛中橫全程的班車了,就算透過大禹嶺這個路線交集點,也沒辦法在一天內用轉車的方式從花蓮穿越中橫到台中(但從台中出發似乎可以...只是應該沒有人這樣玩吧~)。題外話,打發等車的時間罷~
從梨山返回花蓮的公車上沒有其它乘客,所幸坐到司機後方聊聊天。司機說道,跑梨山線的公車多半是上山工作的工人在搭乘的,梨山在春夏季會請人幫忙農作,過了8,9月以後就不太會有工人上山,所以冬季的梨山線很冷清,只有梨山居民跟從事建設相關工作的工人才會搭乘:觀光客也沒有像我這樣坐車的(哈~),多半是跟團或是在花蓮包車上合歡山。一路上司機像練武術一樣行雲流水般地打著方向盤(超車也是俐落流暢得讓乘客查覺不到);一面滔滔不絕地講著故事:所以與其說是聊天,應該稱做是司機的演講或說書,很精彩!
司機在中途停下來兩次,一次是洗一桶從梨山帶回來的頻果,那些是從認識的攤販手上拿來的,是碰傷、熟透太難看不能賣的蘋果,那是要帶回去做飼料的。用接冰冷山泉水的水管清洗挑揀,邊洗邊挑幾顆看起來比較完好的給我;另一次停下來,是跟一位菜販拿菜及聊天。
傍晚四點從大禹嶺出發,6:20分抵達天祥,中途停下來大概快40分鐘;6:30準時從天祥發車返回花蓮,約晚上八點回到終點花蓮火車站,結束了我的閒客遊記~
很難得、很有意思的一次體驗!如果有機會,我希望能再搭一次,而且最好是帶著小折,才有可能攻頂武嶺,並趕上公車一天來回;或是預訂觀雲山莊過一夜吧!
建議受得了坐長程且是山區車可以的人搭乘看看,尤其是還要能夠"耐甩"的人~ 但最好避開夏季那半年,體諒一下上山工作的人,別跟他們搶位子唄!況且司機已經有一群夏季的不速之客要傷腦筋了~ 那又是另一段故事,改天再來記錄下司機的事情吧!
p.s.小折坐公車要買半票
p.p.s 花蓮站出發時,司機拿的那本冊子似乎是山下要送上山給合歡山管理站的官方
行文吧!司機在經過關原加油站時,開車門投遞給加油站讓管理處的人來領取
對了!公車還兼負郵件運送的工作
相關文章:
探路 - 再訪梨山線
20140503 一日環半島 by大眾運輸
- Jan 16 Sun 2011 01:03
花蓮客運 : 梨山線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